其实是前一阵子写的,但实在不好意思贴,原因不外乎想法幼稚,
例子可笑等等。但昨晚抱着娃娃加班,今天忍不住又拿出来看看改改,
决定贴了!
======================
取自Malcolm Gladwell的新書Outliers -- The story of success.
http://www.amazon.com/Outliers-Story-Success-Malcolm-Gladwell/dp/0316017922
沒想過要當一個“成功的人”,但英明明第一次引述一萬個小時是hard work從量到質的轉變的時候,才突然發現用這麼量化的方式來解釋“突破”,是多麼的單刀直入。
一件事情做久了,常常會自覺不自覺的在原地打轉,而盼望能有所突破。
不自覺的,是小時候練習演講7年獎狀可以貼滿一牆了,卻仍脫不掉那股做作,每一個尾音都悠~~~揚~~~得跟念祭文似的,念完了自己都忍不住想掃掃满地的雞皮疙瘩。
自覺的,是同一個行業了干了這麼多年,仍是開會時非常認真卻抓不到重點的小嘍囉一枚。
勵志這種概念是很主觀的,就連這本書在高度暢銷的同時,也被很多人提出反面案例來反駁。每個人追求心安理得的方式不一樣,十多年前覺得所有琢磨著怎麼激勵自己的人,不是庸才癡心妄想想成功,就是俗人庸庸祿祿想發財。等到自己也工作了好些年,不上不下,往回看沒看到什麼重大人生錯誤,往前看卻也看不到什麼明顯突破跡象,再過個幾年如果一切照舊的話,真的會路越走越窄,眼界越來越狹,一技之長變成某公司裡某部門的某組裡的某一種“特殊技能” -- 仅此一处有用,别处都是牛頭不對馬嘴,等同死路一條。想想不著急也不行。但是,突破在哪裡???
小時候演講的困境,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是在某比賽場地(某縣城的某國中)的某樓梯間的某女廁所旁邊,突然獲得突破。很難形容那種感覺,無比熟悉的語調,聲量,手勢,眼神,包括轉頭的方向和角度,站的姿勢,肩膀下巴胸臀每一個細節,在一萬零一次(當然是誇張了啦)的練習後,靈光一閃,all of a sudden, I just got it! 突然之間,不再需要提醒自己到了哪裡該如何抑揚頓挫,手勢如何才自然,眼神如何才具有說服力,甚至講稿的內容都突然有了意義,而不再是議論文抒情文敘事文念起來都好像“祭文”。媽媽驚喜的神情至今印象深刻,對她這個菜鳥coach來說,這樣的“突破”也不是她能控制或計劃的。那一次的第一拿得輕鬆,后来一路过关斩将也越来越轻松。直到比賽對手都是"got it!"的狠角色,道路才開始再次艱辛起來。
Anyway, 無論天賦如何,苦功不下是不可能突破的。從量到質的轉變也許每個人的轉折点不一樣,也許有些人一辈子都轉不過去。編程一萬小時的BAE或是演唱一萬小時的rock band肯定不是人人都能成Bill Gates or Beatles。但再好的花種不讓它長夠也開不出好花。咱們就算是顆絲瓜,也得慢慢爬上一個夏天才能結瓜不是?
话说回工作,在現在這個位置我蒙著頭已经爬了很多很多个年頭,爬得自己都不知道還能做啥。但最近一次design review裡,靈光一閃, 居然又有了got it的感覺! 當然不是所有的timing issues, testability, chip ESD, etc etc 這些奧妙的東西突然都在脑袋里融会贯通,但是老天可怜见的我居然都聽懂了,还听得津津有味! 小嘍囉居然也開始有問題提意見了!
不隐讳自己的無知,尤其在這種幾百個“業界精英”,年資排一排差不多可以追溯到1500 bc的巨型project裏面,任何一個小眯眯角色要了解其他課題都得靠時間, 經驗,还有大量的脑汁。从小浑名“小呆瓜”的人腦汁產量当然不会很豐盛,但仔细算算,關鍵性的一萬個小時的確就是現在了!雖然拿張白紙还是不能天马行空的绘出处理机的千头万绪,但硬體設計的流程,可能的問題,可行的解決辦法,怎麼開始,怎麼進行,什麼時候該什麼人上,什麼人退,什麼工具,花多少時間,甚至具體怎麼卷起袖子自己下去幹,老天有眼,我真的都了然於胸。即使不会的,只要稍微想想,看看前例也能很快摸熟。
更令人無比激動的發現是,我原来真的是个nerd!(btw,这很值得骄傲吗?)好喜歡这些枯燥的techical stuff, 聽著跟自己無關的討論而沒有心思飛到
“今天晚上要吃什麼”
“這個週末要不要去趕Janie and Jack的sale”
“這雙鞋子實在該退休了”
而是興趣濃厚的聽著一個一個討論報告。
對大多數沉醉工程的男同學來說,這是他們與生具來的本能(就跟老娘我去Janie and Jack殺進殺出,去Wholefoods搜尋好吃又不垃圾的snack一樣,屬於完全不需要思考的技能),但對我一個not built for engineering的人來說,是从do it as a job, 到it's actually fun to do it 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这好像小时候演讲是从妈妈的鞭子的监视下颤微微的上台,到从容不迫,actually享受在台上恺恺而谈的那一个转变。
Bill Gates的一萬個小時讓他達到軟體世界的頂峰,而一萬個小時終于讓我覺得適得其所(简单的四个字包含了多少辛酸血泪,摸索怀疑的过程啊),甚至如鱼得水。这成就的差別当然不可以道里計,但自我突破的精神是相通的。Bill Gates接下來創造了他的王國和神話。那我呢???
這個問題讓我陷入非常沮喪的長考。和英明明討論了無數次都沒有結論。我們都是處在工作有能力,经历和心态也都在绝佳的状态可以迎接下一个阶段的挑战,但環境(遠程工作)和條件(兩娃的親媽)都不favor的狀況。
前一陣子關於工程的討論有一個重點就是,什麼行業都不好幹,不好走,而工程的特殊處,在於完全不能取巧的硬工夫。再聰明再能幹的人,如果走純粹技術路線,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幹到老。累積30年的經驗也不會讓你變得明智一點,你還是得學著看著,嗅著新時代的來臨,需要的話,還得卷起袖子就可以跳下去debug。而你debug的能力又不會因為比較有經驗,就比剛畢業的小同學快十倍。新血的好用在於它源源不斷還物美價廉,所以你最好找到自己的nitch,或是不斷上升,提高自己的技術和領導能力,不然老眼昏花了還跟人家小年輕在那裡拉線做simulation,純粹自尋死路。而我,正在朝这条死路上越走越回不了头。
絕處逢生的,老闆在這接骨眼上天外飛來一通電話。
他爭取來了兩個極好的工作選擇,為我提供了一次寶貴的上升機會。
雖然兩個不favor的處境不變 --
我仍是work remontely,
也仍是晚上八點一過就被兩雙眼睛牢牢盯上,一步不許走遠的兩娃娃媽。
但能力,時機,和運氣碰到一起,在這麼艱辛的狀況下我居然要被極度信任得賦予重任了。
用膝蓋想都知道,思索了这么久的何去何从问题这时候有了转机,機會当然不容許錯過。但用腳踝想也知道,這麼繁重的工作再加上working remotely, 媽媽的角色肯定要退居二線。我沒有強大的事業心,工作原本也只是糊口而已,虽然现在居然发生了一点兴趣,媽媽這個角色幹起來還是得心應手多了。但走到这一步,不进则退,不及時拓展能力就是等著被取代淘汰。沒有人會想著因為你是媽媽,進步的腳步遲緩點就變成可以接受。
女性的解放對我這種胸無大志又樂於母職的人來說,其實是一種負擔。
教育的,時代的,環境的,一切的一切外在條件都在樂觀其成“一個高教育水平女性在職場上發揮所長,一展抱負”,以至於現在連個墮落守舊,不思進取的藉口都找不到。
和工作出色的妹妹和多思多慮的英明明討論後,一致的結論都是,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機會不是隨叫隨到。這個活儿,非接不可,而且要以grateful的心情好好去幹。至於一个亲妈的角色和一个“乐在工作的小兵”到底会冲突到什么地步,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誰叫我誤上賊船,既然做了highly educated的時代女青年,就应该预想到天下没有两全其美的事。
我甚至开始有点觉得,这是一场打不赢的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讨了便宜又卖乖的嫌疑?)
女权运动人士帮我们铺好了自立自强的康庄大道,但没有跟我们说,当deadline和娃娃同时哀嚎的时候,“时代新女性”应该先跳上去摆平哪一个???
32 comments:
居然又被我坐上了沙发
还差最后一段结尾没看,先留言
Congratulations!!!
牢牢把握住机会!
btw,我super super同意“女性的解放對我這種胸無大志又樂於母職的人來說,其實是一種負擔。”
N年以前,我就大声宣布我的理想是个家庭主妇,可惜这个职业人家不给offer。
太为你高兴了
能做一行爱一行,并且能做到出色,是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的幸福啊。
联系到自己,每次LD电话问到工作,都是“没什么兴趣,混呗”,哪里像个工作还不到一年的小罗罗的态度。还在寻觅自己的方向!
dear, give it solid 10,000 hours and then decide if you like it.
It's very common for 不到一年的小罗罗feel they are 混呗. :) You're SO smart. I'm sure you'd do so much better than me with a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你很踏实,很勤奋。我能有你一半踏实,大约就足够我用了。
可惜我不是,很难想象没有动力的干5年(如果不休假的话,10000个小时,刚好差不多5年),我这个吊儿郎当的人,大约已经被fire了。必须在工作里找到一点能motivate自己的东西才行。
eve小同學,一萬個小時不是一天八小時,一個星期40小時醬紫算的也。大部分的人(工作狂除外)一年絕對工作不到2000小時,要扎實的一萬個小時,其實遠不止五年。
以我這笨蛋為例(每次用自己當例子就覺得特蠢),開始頭兩年一年頂多扎實一千小時吧,後來一年因為任務不同應該有個2500小時(懷小小魚那年),再後來又晃了一兩年,然後又玩命的幹了兩年(期間懷了又生了蜜),所以一萬個小時其實用了我很多很多年耶。不是要disencourage你哦,其實剛好相反,沒有興趣的事情做久了也做得好了,興趣也許就會從成就感裡慢慢產生出來。
//羡慕
//seriously depressed now
pat pat hugmate
I admire you for just having the guts going down the road of pursuing an university tenure. It's not an easy direction and most people, such as me for example, just wouldn't put ourselves in a tough situation like that to begine with.
Anyway,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好好把今天過好,明天的事明天再說。反正怎麼樣都不會過不下去。大不了過得不是盡如理想,但誰的生活又都是盡如理想呢?(Is it very A-Q to think this way? :P)
同depressed
算下来,我一年好像有效工作时间也就400-500个小时。这一万个小时也太可怕了!!
千万不能被我老板看到:p
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沒有興趣的事情做久了也做得好了,興趣也許就會從成就感裡慢慢產生出來。”
但是我害怕自己没有你那份踏实和执着,早在兴趣产生之前就被踢开了...
还有,我特俗气的想知道,是什么重要职位啊?嘻嘻
職位不變,工作重要度增加了。
作技術的,好像職位都不是很重要也。
不過也還沒開始,手上這個一直做不完,新的就沒有辦法開始,我很怕一直沒辦法開始,人家就找別人做了。唉。
今天看到這個,大家共勉吧。
A person's "destiny" is what you have always wanted to accomplish.
To realize one’s destiny is a person’s only obligation, and every search begins with beginner's luck and ends with the victor's being severely tested.
(from Paulo Coelho)
Transformation never happens without a dose of pain.
I'm SO proud of you!!!!!!!!!!!!!!!!
一萬小時換算成我的工作時數差不多是 6 年
我大概是去年 or 前年就非常肯定我現在做的事是我想要一直做下去的
所以我算幸運的人
不到一萬小時就 figure out 了
所以接下來一直到退休的關鍵就是 --
employer 願不願意讓我對工作這麼有興趣的人一直一直做下去 :)
BTW
除了我實在不能勝任的勞力工作以外
(i.e. 以搬磚頭、漆牆壁 or 鋪馬路為生)
我其次不能勝任的就是 full-time stay-home mom
所以我對世界上所有的 full-time stay-home mom 都充滿無限的崇拜
別的不說
光想到每天三點就得笑咪咪地去接小孩就令我頭皮發麻
我覺得差不多六點半看到他們就可以了.... :p
我发现我最能忽悠的人就是你了,居然让你给起了一个英明明的名字。
其实你当WW的姐才真是顺理成章,你们俩对待工作的态度真得很像,我非常非常非常佩服!
shu,我以前也觉得stay home mom完全不适合我,觉得是做起来就想发疯。但是现在干了几个月,竟然也乐在其中,挺不可思议的。
其实我说当家庭妇女,但没想要全职带孩子
我还觉得自己挺适合做event planner这类工作的,比如wedding planner啥的....
我这个无头苍蝇,羡慕死~~~
我当了三天的stay home mother,真是忙到不行爽到不行,可惜,我这个SHM一点也不纯正,
1.我还拿着钱呢
2.我一丝一毫家务也不用做
恭喜你,姐!
羡慕你,姐!
我要能这么爱我的工作就一点儿也不纠结了
一直以为"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是个传说...
一个有同样烦恼和感悟, 但没有同样成就,资质和突破的女程序员将继续努力...
借问: 这么长的博是用什么打字方法写的?
无地自容中
除了上网灌水,我还真想不出什么事情我做了10000 hours.
你这篇可真是励志啊。
我觉得从今往后开始努力,把剩下的5000个小时补回来。
写了一篇励志的应和一下:
http://lanfearmm.spaces.live.com/blog/cns!2EF31E175736CFB9!271.entry
sharon新同学,是用inputking打好,然后cut&paste.
超级麻烦,但是不用install任何软体,什么机器上都可以用。
心儿同学,人的资质是有很大差别的。对我这种资质平庸的人来说,一切都只有靠努力。你和nornor都是天才型人物,走的路子当然不会一样了。
蓝金,是不是得sing up然后得到你的permisson才能看?
直接连过去嘛都看不到也。
忘了天使你没有msn了。那我就厚着脸皮给你贴过来吧。
前一阵子很红的outilier,我当知音读者看了几章,还是木有看下去。那里面有一章叫一万个小时,我看完了也就忘了。可是偏偏认识天使这么一个上进女青年,人家不仅看了,还思考了,最后写了一个励志小文在这里(http://april-llf.blogspot.com/2009/10/blog- post.html)。作为天使的忠实读者我也被迫开始思考。
根据小报记者和天使的说法,辛勤劳动就会有所收获。任何事情,专心的干一万个小时,你就能体会到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工作至今整整10年了,title升到了PMTS,对于大多数IT民工,career基本上到头了。再往上的CMTS,是可遇而不可求的architect级别。虽然我一直梦想当一个architect,但是一直觉得怎么努力都难以再进一步。现在的我,只要是分配下来的project,都可以顺利完成,难易无非是多花或者少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可是更高层次,i.e.对公司big picture以及自己的小小piece如何嵌入big picture的理解,以及对于非自己一亩三分地的领会,还是完全不行。VP讲话,我基本上5分钟以后就完全lost,参加design review discussion,也是要费很大的力气才不会走神。
对自己这种停滞不前的状况,我几乎已经give up了。过去四年,更多的精力给了家里的小人,自己也在工作之外找到了人生的奋斗目标。不过给天使这么一解说,发现自己的career原来不是山穷水尽,而是黎明前的黑暗啊。而且迎接黎明的办法也很简单,把那一万个小时做完就罢了。
咱说到做到,第一步先把自己的msn座右铭改成,“还有 5000个小时”。见效很快,领导没过一个小时就来询问我是什么意思。解释了一番以后,领导很疑惑的问,那你是怎么算出来还剩5000个小时呢?我回答,随便估计了一下,ball park number吧。过了半晌,领导说,你这个number太不靠谱了,一年250个工作日,你干了十年才5000个小时,合着每天才干俩小时?我的昂扬斗志一下子受到打击,只好小声说,其实,我每天也就是工作俩小时吧。你说这人也是,咱说的那是精神,精神你懂吗?成天揪着这个具体number有啥意思。
那我就把口号改改,“还有2500个小时”。这下没人有意见了吧。
Angel, glad to learn this new tool. I meant to ask what input method you use, is it 拼音, 双拼, 五笔,仓颉, or something else. I don't write much in Chinese, I think is mainly because I can't type Chinese fast enough, my hands can't keep up with my mind.
Lanfear, you should take off the message all together, unless you plan to update the message each morning with the number of hours worked the previous day.
sharon, I use拼音.
I was really slow in the beginning too but then got A LOT OF pratice when watering at mitbbs and became a lot faster. well, I could have accumulated my 10000 hours a lot earlier if I didn't spend many many hours watering there. :P
super zan 蓝金's 黎明前的黑暗!
黑暗was exactly how I've been feeling for many years. and I promise you, it'll all get clear in a few years. :)
Congratulations!
Life has all kinds of funs~~
我也是打拼音, 不过很慢, 可见我中文打字也得过一下一万小时的关.
Post a Comment